您现在的位置: 文学网 > 文章目录 > 有关于语文的作文

语文作文

  • 2025最新语文作文大全
  • [单元作文]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《滥竽充数》扩写教案 发表日期:2024-01-12

    一、习作要求以成语故事《滥竽充数》原文,抓住重点内容,侧重人物心理,展开自由想象,把原文扩写成四百字以上的文章,做到语言通顺、具体生动,题目自拟。二、教学方法1、学法到写法的迁移。2、由说到写,说写结合,连段成篇。三、教学准备1、阅读,研读原文2、课件(从网上下载的《滥竽充数》故事的动画片六、教学过...

  • [活动作文]记一次难忘的语文活动600字作文 发表日期:2023-10-08

    同学们,因为学校的种种原因,所以年级中的朗诵比赛迟迟未能举行,非常抱歉。这是丁老师在今天语文课上对我们说的一番话。朗诵比赛现有在班级里举行,推选出朗诵好的同学,在进行年级大拼战。可以说,在这之前,我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正等着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,一展风采呢!星期五下午,朗诵比赛正式开始。按照座位顺序...

  • [活动作文]语文作文活动课教学尝试浅析 发表日期:2023-10-28

   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,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。主要是学生认为无内容可写、无话可谈。针对这一情况,我对“如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,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”进行探索和实践,开展了作文活动课的教学尝试。一、作文活动的步骤作文活动课要以活动的开展为铺垫,因此,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,对作文的好坏有很大的影...

  • [文言文]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发表日期:2018-10-23

    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《论语学而》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《论语为政》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《论语为政》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《论语为政》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自内省也。《论语里仁》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《论语述而》己所不欲,勿施于...

  • [文言文]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归纳 发表日期:2018-10-23

    知识盘点:通假字,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。所谓通假,就是两个字通用,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,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,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,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。(1)通假字的形式①“本无其字”的假借字。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,文字常常不够用,想记一事而无其字,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。②“本有其字”...

  • [文言文]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之文言文词为用法 发表日期:2018-10-23

    (一)动词。1.有"做""作为""充当""变成""成为"等义,翻译比较灵活。①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(《过秦论》)②然后以六合为家,崤函为宫。(《过秦论》)③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...

  • [文言文]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两则优秀说课稿 发表日期:2018-10-23

    一、说教材1、教材内容:《文言文两则》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,是学生步入六年级的第一课。课文共包括《学弈》和《两小儿辩日》两则故事。2、.教材简析:《学弈》选自《孟子·告子》。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,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,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,最后写这两...

  • [文言文]高一语文庄子《秋水》文言文的知识总结 发表日期:2018-10-23

    一、通假字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豪 同 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二、词性活用1.名作动面 名作动,面向 东面而视2.名作状时 名作状,按时 秋水时至东 名作状,向东...

  • [文言文]高中语文文言文《寡人之于国也》赏析 发表日期:2024-02-25

    《寡人之于国也》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,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民不加多,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。首先,了解一下相关背景:战国时期,列国争雄,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。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,也无移民限制,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。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、富强、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。而一个国家...

  • [文言文]莆田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附答案 发表日期:2024-03-29

    (2015福建莆田市)比较阅读【甲】【乙】文段,完成后面的题目。【甲】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,聚室而谋曰:“吾与汝毕力平险,指通豫南,达于汉阴,可乎?”杂然相许。其妻献疑曰:“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?且焉置土石?”杂曰:“投诸渤海之尾,隐土之北。”...

最近更新